统计软件
文章来源: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发布于: 2018-05-02 浏览: 109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统计软件》目前是统计学专业的必修课,国际贸易、金融学、经济学专业的选修课,先修课程概率论,数理统计。它是一门理论与应用、技术与实践结合紧密的课程,它是以多元统计为基础理论,研究如何利用有效的方法收集、整理与分析受到随机因素影响的数据,从而对所涉及问题进行统计推断与预测,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应使学生知道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知道这门学科所研究的对象、研究方法和学科发展;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学会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多元统计问题和能够做一些简单数据的统计分析工作;掌握常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并能够通过软件来实现这些操作,用SPSS实现参数检验、非参数检验、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
(三)教学内容
主要包括SPSS统计分析软件概述、SPSS数据分析的建立和管理、SPSS的描述性统计分析、SPSS的参数检验、SPSS的方差分析、SPSS的非参数检验、SPSS的相关分析、SPSS的线性回归分析、SPSS的聚类分析和SPSS的因子分析。
(四)教学时数
总时数:40
(五)教学方式
所授知识以专题序列形式开展,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及复合型能力的培养。学习内容组织及技能实践的安排结合不同学科专业学生的特点。理论知识的学习方式注重以网络课程为依托的网络化学习、自主与协作学习的延伸。试验课的学习方式采用传统上机试验课的形式进行教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主要通过作业进行考查。
二、本文
第一章 SPSS概述
教学要点:
一、SPSS统计软件的两个主要窗口及其作用和特点。
二、SPSS的三种主要使用方式及其特点。
三、SPSS进行数据分析的一般步骤。
教学时数:
1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SPSS的发展及特点 (0.3学时)
第二节 SPSS使用基础 (0.3学时)
- SPSS的基本操作环境
- SPSS软件的三种基本使用方式
第三节 利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的基本步骤 (0.4学时)
- 数据分析的一般步骤
- 利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的一般步骤
考核要求:
领会内容:SPSS基本窗口与基本使用方式。
应用内容:掌握利用SPSS进行数据分析的基本步骤。
第二章 数据文件的建立与管理
教学要点:
一、SPSS数据文件的结构特征。
二、建立SPSS数据文件以及管理SPSS数据的基本操作。
三、在SPSS中读取Excel工作表数据的基本操作。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SPSS数据的结构和定义方法 (1学时)
一、变量类型
二、定义新变量
第二节 SPSS数据的录入与编辑 (0.5学时)
一、SPSS数据的录入
二、SPSS数据的编辑
第三节 读取其他格式的数据文件 (0.5学时)
一、直接读入其他格式的数据文件
二、使用文本向导读入文本文件
考核要求:
领会内容:了解SPSS数据文件的结构特征。
应用内容:能建立SPSS数据文件。
第三章 SPSS数据的预处理
教学要点:
一、SPSS数据筛选的基本方法和具体操作。
二、SPSS数据排序、计数的基本操作。
三、SPSS分类汇总的含义及其具体操作。
四、各种数据分组的特点和使用场合,SPSS组距分组的上机操作。
五、利用加权功能还原SPSS计算数据为原始数据的方法。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数据文件的整理——Data (2学时)
一、观测量排序
二、数据文件转置
三、数据格式重排
四、数据文件合并
五、数据分类汇总
六、数据文件的拆分
七、选择观测量
八、观测量加权
九、Data菜单其他过程简介
第二节 变量的变换和计算——Transform菜单详解 (2学时)
一、变量计算
二、变量值计数
三、变量重新赋值
四、变量值排序
五、变量组段划分
六、自动重新赋值
七、Transform菜单其他过程简介
考核要求:
领会内容:SPSS观测量、变量整理菜单。
应用内容:能应用SPSS数据整理方法对数据进行预处理。
第四章 描述性统计分析
教学要点:
一、SPSS频数分析的基本方法及其具体操作。
二、基本描述统计量的含义及其计算的具体操作。
三、交叉列联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卡方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卡方检验的上机操作。
四、对多选项问题的不同拆分方法和应用场合,利用多选项分析进行数据分析。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频数分析 (0.5学时)
一、频数分析的基本操作
二、SPSS频数分析的拓展功能
三、频数分析的应用举例
第二节 计算基本描述统计量 (0.5学时)
一、计算基本描述统计量的基本操作
二、计算基本描述统计量的应用举例
第三节 交叉分组下的频数分析 (1.5学时)
一、交叉列联表的主要内容
二、交叉分组下的频数分析的基本操作
三、交叉分组下的频数分析的应用举例
第四节 多选项分析 (1学时)
一、多选项分析的基本操作
二、多选项分析的应用举例
第五节 比率分析 (0.5学时)
一、比率分析的基本步骤
二、比率分析的应用举例
考核要求:
领会内容:掌握SPSS中描述统计方法与原理。
应用内容:能利用多选项分析进行问卷分析
第五章 参数检验
教学要点:
一、SPSS单样本t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数据组织方式和具体操作,利用概率P值以及置信区间进行统计决策。
二、SPSS两配对样本t检验的基本思想,利用它解释分析结果的含义及其数据组织方式和具体操作。
三、独立样本和配对样本的区别,以及两配对样本t检验与单样本t检验的异同。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参数检验概述 (1学时)
一、推断统计与参数检验
二、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三、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
第二节 单样本t检验 (1学时)
一、单样本t检验的目的
二、单样本t检验的基本操作
三、单样本t检验的应用举例
第三节 两独立样本t检验 (1学时)
一、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目的
二、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基本操作
三、两独立样本t检验的应用举例
第四节 两配对样本t检验 (1学时)
一、两配对样本t检验的目的
二、两配对样本t检验的基本操作
三、两配对样本t检验的应用举例
考核要求:
领会内容:t检验的基本思想。
应用内容:能应用SPSS进行单样本、两独立样本、两配对样本t检验。
第六章 方差分析
教学要点:
一、方差分析所解决的问题,以及方差分析对变量类型的要求。
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及结合方法原理解释分析结果和具体操作。
三、多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数据组织方式和具体操作。
四、协方差分析的思想及其具体操作。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方差分析概述 (1学时)
一、方差分析的提出
二、方差分析的基本概念
三、方差分析的类型
第二节 单因素方差分析 (1学时)
一、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
三、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操作
四、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应用举例
第三节 多因素方差分析 (1学时)
一、多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二、多因素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
三、多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操作
四、多因素方差分析的应用举例
第四节 协方差分析 (1学时)
一、协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二、协方差分析的数学模型
三、协方差分析的基本操作
四、协方差分析的应用举例
考核要求:
领会内容:方差分析基本原理。
应用内容:能应用SPSS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协方差分析。
第七章 因子分析
教学要点:
一、因子分析的主要目标以及因子分析的主要步骤。
二、因子分析的主要原理,了解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之间的关系以及评价因子分析的主要
方面。
三、因子分析的具体操作,读懂分析结果的含义,并依据分析结果对因子分析效果进行评价。
四、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实际数据分析。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因子分析概述 (1学时)
一、因子分析的意义
二、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和相关概念
第二节 因子分析的基本内容(2学时)
一、因子分析的基本步骤
二、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
三、因子提取和因子载荷矩阵求解
四、因子命名
五、计算因子得分
第三节 因子分析的基本操作及案例(1学时)
一、因子分析的基本操作
二、因子分析的应用举例
考核要求:
领会内容:因子分析基本原理。
应用内容:能运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实际数据分析。
第八章 聚类分析
教学要点:
一、聚类分析的主要目标。
二、层次聚类和K-Means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各种操作和读懂分析结果。
三、运用聚类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聚类分析的一般问题 (1学时)
一、聚类分析的意义
二、聚类分析中“亲疏程度”的度量方法
三、聚类分析几点说明
第二节 层次聚类(1.5学时)
一、层次聚类的两种类型和两种方式
二、个体与小类、小类与小类间“亲疏程度”的度量方法
三、层次聚类的基本操作
四、层次聚类的应用举例
第三节 K-Means聚类(1.5学时)
一、K-Means聚类分析的核心步骤
二、K-Means聚类分析的基本操作
三、K-Means聚类分析的应用举例
考核要求:
领会内容:聚类分析不同方法及原理。
应用内容:能运用SPSS进行聚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第九章 相关分析
教学要点:
一、相关关系的含义以及相关分析的主要目标。
二、散点图的含义及制作的具体操作。
三、计算各种相关系数的具体操作及读懂分析结果。
四、偏相关分析的主要目标以及与相关分析之间的关系,及其具体操作和读懂分析结果。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相关分析 (2学时)
一、散点图
二、相关系数
三、相关分析应用举例
第二节 偏相关分析(2学时)
一、偏相关分析和偏相关系数
二、偏相关分析的基本操作
三、偏相关分析的应用举例
考核要求:
领会内容:相关分析基本原理。
应用内容:能利用SPSS绘制相关图表、进行相关分析。
第十章 回归分析
教学要点:
一、线性回归分析的主要目标;回归方程得最小二乘估计的基本设计思路。
二、线性回归分析的具体操作;读懂基本分析结果;计算结果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写出回归
方程,对回归方程进行各种统计检验。
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中自变量筛选的主要策略,结合筛选策略对相应分析结果进行说明。
四、spss残差分析和多重共线性检测的基本操作,并进行结果分析。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回归分析简介 (1学时)
一、回归分析的概念
二、回归分析的应用
三、回归分析的类型
四、回归分析的一般步骤
第二节 线性回归分析(3学时)
一、线性回归分析简介
二、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考核要求:
领会内容: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原理。
应用内容:能利用SPSS进行一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第十一章 非参数检验
教学要点:
一、spss单样本非参数检验方法的设计思想;卡方检验和K-S检验的基本原理和计算过程
及其具体操作。
二、两独立样本和多独立样本非参数检验方法的设计思想;曼-惠特尼检验和
Kruskal-Wallis检验的基本原理和适用场合及其spss独立样本的数据组织方式和具体
操作。
三、两配对样本和对配对样本非参数检验方法的设计思想;Wilcoxon符号秩检验和
Friedman检验的基本原理和适用场合及spss配对样本的数据组织方式和具体操作。
教学时数:
5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单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1学时)
一、总体分布的卡方检验
二、二项分布检验
三、单样本K-S检验
四、变量值随机性检验
第二节 两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1学时)
一、两独立样本的曼-惠特尼U检验
二、两独立样本的K-S检验
三、两独立样本的游程检验
第三节 多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 (1学时)
一、中位数检验
二、多独立样本的Kruskal-Wallis检验
三、多独立样本的Jomkheere-Terpstra检验
第四节 两配对样本的非参数检验(1学时)
一、两配对样本的McNemar检验
二、两配对样本的符号检验
三、两配对样本的Wilcoxon符号秩检验
第五节 多配对样本的非参数检验(1学时)
一、多配对样本的Friedman检验
二、多配对样本的Cochran Q检验
三、多配对样本的Kendall协同系数检验
考核要求:
领会内容:非参数检验方法原理。
应用内容:能利用SPSS进行单样本、两独立样本、多独立样本、两配对样本、多配对样本非参数检验。
三、参考书目
1、薛薇,《SPSS统计分析方法及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2、罗应婷,《SPSS统计分析从基础到实践》,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第一版
3、卢纹岱,《SPSS统计分析》,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第四版
本课程使用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性意见
本课程的教学应推广使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将文字材料、电子数据有机结合起来,将典型案例的讨论与分析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力争安排1-2次案例讨论教学。